但是,这评价其实有点冤枉他,至少是太片面了。蔡京的仕途历经神宗、哲宗、徽宗是真正的“三朝元老”,先后四任宰相,长达19年之久。在神宗,哲宗以及徽宗的初期,蔡京推行王安石变法,改革盐茶税法,推行救济制度。在各地开办居养院、安济坊和漏泽园,也就是今天孤儿院,养老院,医院,将社会救济活动规模化、制度化,可以说是救人无数。而且,蔡京还是北宋知名的散文家,书法家。北宋四大家,苏黄米蔡,这蔡一开始指得就是蔡京,只是因为名声不好,后人才把他从四大家除名,换成了蔡襄。利国利民的好事,蔡京没少干。但他权力欲重,为了上位,排除异己,欺上瞒下,而且为人贪婪,所以也做了不少坏事。这印写的是翰林蔡京,宋哲宗去世时,蔡京就是翰林学士,所以貌似很合理。但齐鸣掏出了放大镜,细看之后,便发现了问题。这问题并不出在这印上,而是出在了印泥上。印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,那时候叫印沁泥,是用黏土做的。由于战国时书籍的载体是竹简,所以战国时的印泥跟现代人的认知的印泥差别不小。咱们认知的红色印泥出现,大概是在隋唐时期。其中常州璟昌印社的“龙泉印泥”,杭州西泠印社的“潜泉印泥”、漳州丽华斋的“八宝印泥”,并称为中国三大印泥瑰宝!印泥不管是什么品种,产自什么地方,主材料都是朱砂。在隋唐时期,印泥主要是用水兑朱砂,俗称水印。水印的缺点是,色泽寡淡,时间长了还容易模糊褪色。到了宋朝,出现了将蜂蜜兑朱砂,称作蜜印,使用这种蜜印,图案更加清晰,持久,还有提亮的作用。只不过蜂蜜在古时候是奢侈品,蜜印更多的流行在官僚贵族之中,宋徽宗,苏轼等传世作品用的都是蜜印。而民间更多的还是使用水印。到了元朝,有人将油和朱砂兑在一起,发明了油印,并在明朝永乐年后被推广到了全国。油印的印文清晰持久,更关键的是便宜,哪怕是普通人也能负担。齐鸣之所以说这翰林蔡京的印有问题,就是因为这个印文用的是油印。宋朝那会儿可还没油印。估计是得到画的人为了给这个无名氏作品提高身价,特意加了这么个印。只可惜,弄巧成拙,用了油印,反倒是坏了一幅好好的古画。“小哥,你看这个,这可是蔡京,蔡太师早年的印。咱这画可以说是名家收藏,传承有序,怎么样,绝对是个大漏对吧。”男人压根没注意到齐鸣眼神里的失望,兀自指着翰林蔡京四个字推销起来,在他眼里这印不是破绽反而是卖点。齐鸣心道可惜,原本好好的一幅古画,就算是无名氏的作品也有收藏价值,但现在多了这么个印,落在行家眼里那就是个假货,谁要买了那就成了个棒槌。齐鸣心里,这画在他这已经判了死刑。不过这行的行规就是看破不说破,买卖不成也不能得罪人。于是他紧皱着眉头,语气为难的道“你这东西确实挺老的,报价也应该不低吧?。”男人嘿嘿一笑,伸出3根手指,压低声音道“不多,30个就行。”“30个!要是有名有姓,我就要了,但这无名氏,我可不敢碰,你还是找找别人吧。”齐鸣顺势摇手拒绝,拿起边上的东西就打算离开。